2021
十二月

05

2813

【临终关怀】|第十四讲: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

1231231

主内亲爱的姊妹弟兄,大家好:

前几讲中我们分享了临终关怀为病人得善终,家属也无憾。病人的家属是善别、和善生今天是第14讲,我与大家分享临终关怀是重视生命,把人的死亡看作是与生命一体的,即生命是在死亡的过程中。

有人说,死亡只是对那些没有真正生活过的生命的威胁!当一个人充实地活过,无论年龄大小,他或她都完成了生命!我相信这话是正确的。中国缺少三种教育:金钱教育、性教育和死亡教育,在这三种缺失的教育中都代表着我们内心匮乏,以及历史残留下来的没有被疗愈的创伤。

其实大多数人都热爱金钱,可我们却羞于承认,在很多时候我们对金钱是有一种耻辱感,然而,当它来临时,大概人人都不会拒绝。“性”其中很重要的属性是在表达,我爱你爱到如此深刻,是传输两个人之间的爱恋,然而更多时候我们却觉得它是肮脏的。而“死亡”呢?我们每个人都对死亡不陌生,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“人一定会死”这件事,我们却避而不谈,假装它不存在。

在这缺失的三种教育中,我看到了同样一件事:人们对这件事偏执的看法,在这种看法里有着人们对事物匮乏的价值观。

生命与死亡,它们本是平等的存在,各自都有着在宇宙中的意义,古人看待生死是顺天命,天主教会的信仰在封斋期开始,借着圣灰礼仪清楚的提示我们基督徒:“人啊,你要记着,你是出于土,将来还要回到土里去……”

但人类给生死贴了标签,认为“生”是“好的”,“死”是“不好的”,甚至是灾难,是祸患,使它不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。

当疾病来临,当一个家庭经历了死亡事件之后,常常不自觉的把它算成一种灾难,认为上苍不公,我们的家庭够倒霉,然后有着很多的怨气,于是人为制造了很多创伤。也使人觉得死亡是恐惧的。

我们应该树立“健康的死亡价值观”。要知道生命是在死亡的过程中。我们不为死亡做“辩解”,也不美化它,因为死亡自有它的价值。而所谓“健康的死亡价值观”,就是正确地去看待死亡,所谓“健康”是,我们要了解,人的物质生命就像是一台机器,它是有寿命的!它也是有有效期的。我们并没有天真的认为一个物件要永生永世的使用它。因为圣经智慧篇早已告诉了我们“在太阳下没有长存的事物”,自从离开母腹,生命就进入了死亡的过程。

我们都知道身体会有它的终结,会有无力工作的那一天。这就是死亡,它就是一个自然规律。就像春夏秋冬一样,你愿意不愿意,它都需要变幻。它不是灾难,它是一个顺应这个宇宙发展的生命法则,所必经的一件事。

生命是一个走向此世死亡的过程,只有有了死亡,生命才是完整的形式,不论对人类和所有的生命来说,这才是真正的生命。从本质上来说,生和死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,就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一般。所以,生未必可喜,死也不必可悲。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,是生命结构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是生命的完整,它也是判断生命的标准。生命是由出生、经历生活和死亡组成,生之所以为生,是因为有死。从价值上来看,完整是没有大小的,人的寿命活的长短也不是问题。

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,无论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,人的生命在于被使用,在于有所经历,在于他或她已经活出了自已的生命。如圣女小德兰只活了24岁,而圣五伤方济也只有43岁。他们都认真生活了生命的每一天,无论寿命长短,已经完成了自已的生命,即使英年早逝,他们生命的光辉仍能照耀整个人类。如果一个人对世界有贡献,社会认为这个人是可以继续做出贡献的,那么社会便肯定了这个人已经做出的贡献。这个生命的价值已经得到体现,那在死亡时,对于这个生命来说,他便已经完整了。

对基督信徒来说,当自己对死亡有客观的认识,才能客观的面对死亡,承认自已是受造物、是有限度的,从而更加敬畏造物主天主,并对同类的姊妹弟兄怀着爱心去关爱,在此世生命结束时便能分享复活主的新生命。

当人承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时,才有可能坦然面对死亡,并怀着积极的情绪过好当下的每一天、每一刻的生活。健康也好,疾病也罢,在每一个属于你的日子里,微笑著面对生活,让生命在灿烂中面对生活的大风大雨。就如植物尤其是树木,大风大雨带给它的不是死亡,而是把根扎得更深。使我们能够更幸福地“生”、亦坦然而无畏地迈向“死”。对于那些从未真正生活的人,死亡不仅是遗憾的,还是一种威胁。但为一个认真生活过的人,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转折。作为有自由意志的人类,只是进化长河中的一个环节,但却正在被天主邀请来一起参与这一伟大的创造工程,直到天国的圆满实现!人生中的任何状态都有可能改变,唯有“死”不能 。千百年来中国人都在感叹:生死是大事,并热切地向往,人之死能善死与善终。今天我再次跟大家说,生死虽是大事,但它们只占用生命的两天,好好生活每一天才是重要的。

梳理一下今天的内容,临终关怀是重视生命,把人的死亡看作是与生命一体的,即生命是在死亡的过程中。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愿天主祝福大家,我们下期再会!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